屠格涅夫简介
人物简介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俄文名: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生于1818年,卒于1883年,是19世纪俄国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和“现实主义作家”。
作为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他早年创作诗歌,如《帕拉莎》、《地主》等。1847年至1852年,他发表了《猎人笔记》,揭露了农奴主的残忍和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遭到当局的放逐。在被囚禁期间,他写下了中篇小说《木木》,以表达对农奴制的抗议。
之后,他创作了长篇小说《罗亭》(1856年)、《贵族之家》(1859年),以及中篇小说《阿霞》、《多余人的日记》等作品。这些作品主要描写了贵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的生活,他们善于议论却缺乏实际行动的性格。在长篇小说《前夜》(1860年)中,他塑造了保加利亚革命者英沙罗夫的形象。
他的代表作《父与子》则刻画了贵族自由主义者与平民知识分子之间的思想冲突。晚年,他创作了长篇小说《烟》(1867年)和《处女地》(1877年),否定贵族反动派和贵族自由主义者,批评不彻底的民粹派,但作品中也流露出悲观情绪。此外,他还创作了剧本《村居一月》和散文诗《傻瓜》等作品。屠格涅夫主要以中篇和长篇小说闻名,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学风格
屠格涅夫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批判精神。他的创作始于诗歌,最终转向散文诗,他在诗歌、戏剧、小说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他的六部长篇小说尤其令人瞩目。
他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敏锐地发现新的重大社会现象。他的作品主要关注贵族知识分子和平民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命运,并以擅长塑造女性形象而闻名。他的作品主题鲜明,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尤其善于刻画自然景物的变化,赋予它们诗意和哲理。他在人物心理描写方面也颇有建树。
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倾向是不追随任何社会思潮,而是致力于描绘和塑造俄罗斯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伦理观念以及鲜明的民族性格。这对他对俄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代表作品
《父与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
罗亭的作者是
《罗亭》的作者是俄国文学家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
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而著称。《罗亭》是他的早期作品,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复杂性格和矛盾心理的主人公形象,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的诸多问题。
在《罗亭》中,主人公罗亭是一个充满热情但又缺乏实际行动力的青年。他善于言辞,能够用雄辩的言辞吸引听众的注意,但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却往往显得犹豫不决,缺乏决断力。这种性格特点使得罗亭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当时俄国社会中青年一代的缩影,他们渴望改变现状,但又缺乏实际行动的勇气。
屠格涅夫通过罗亭这一形象,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诸多弊端,如封建农奴制的残余、社会阶层的固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等。同时,他也通过罗亭的成长历程,表达了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和寄托,希望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积极投身到社会变革中去。
总的来说,屠格涅夫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精湛的文学技巧,成功地塑造了罗亭这一典型形象,并通过他的作品传达了对当时俄国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殷切期望。这使得《罗亭》不仅成为了一部文学经典,更成为了研究19世纪俄国社会的重要文献。
贵族之家作者简介
在俄罗斯文学的璀璨星河中,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以其卓越贡献占据了独特的地位。他尤为以长篇小说闻名,这些作品在世界文学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领域奠定了基石,为他赢得了全球的赞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共同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描绘与他生活同时期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命运。屠格涅夫不仅是这些思想家的见证者,更是他们故事的叙述者和评判者。可以说,要全面理解十九世纪俄罗斯社会的发展和解放运动的历程,深入研究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是不可或缺的。
他的文学生涯始于一八五六年,当时他的处女作《罗亭》在《现代人》杂志上发表,标志着他作为重要作家的崭新起点。这部作品的问世,不仅开启了他的创作生涯,也为后世读者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精神风貌和历史变迁。
扩展资料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俄罗斯贵族阶级趋向没落,农奴制的崩溃已不可挽回。一八五三——一八五六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沙皇制的腐败,进步知识分子在思考人民的命运、祖国的前途。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正是在这个时期酝酿构思和呈献给读者的。
关于 伊万·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 1883)
作者简介
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1833年进莫斯科大学文学系,一年后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后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希腊与拉丁文。
1843年春,屠格涅夫发表叙事长诗《巴拉莎》,受到别林斯基的好评,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847年至1851年,他在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其成名作《猎人笔记》。作品以一个猎人在狩猎时所写的随笔形式出现,包括25个短篇故事,全书在描写乡村山川风貌、生活习俗、刻画农民形象的同时,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实际上丑恶残暴的本性,充满了对备受欺凌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写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良好品德。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在拘留中他写了著名的反农奴制的短篇小说《木木》。
19世纪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旺盛时期,他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59)。其中《罗亭》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塑造了继奥涅金、皮却林之后又一个“多余的人”形象,所不同的是,罗亭死于1848年6月的巴黎巷战中。《父与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它反映了代表不同社会阶级力量的“父与子”的关系,描写亲英派自由主义贵族代表基尔沙诺夫的“老朽”,塑造了一代新人代表——平民知识分子巴札罗夫。但巴札罗夫身上也充满矛盾,他是旧制度的叛逆者,一个“虚无主义者”,否认一切旧传统、旧观念,他宣称要战斗,但却没有行动。小说问世后在文学界引起剧烈争论。
从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时间在西欧度过,结交了许多著名作家、艺术家,如左拉、莫泊桑、都德、龚古尔等。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文学大会”,被选为副主席(主席为维克多·雨果)。屠格涅夫对俄罗斯文学和欧洲文学的沟通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
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尤其善于细致雕琢女性艺术形象,而他对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
发表评论